本篇文章3210字,读完约8分钟
问:近年来国内天然气价格改革进展如何?
答: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稳步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海上天然气、液化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和天然气直接供应给用户、储气设施购销和交易中心公开交易的价格已经完全由市场形成,其他非住宅用气价格已经基本理顺。建立了弹性价格机制,该机制基于基准门站价格,向上波动20%,无限制向下波动。上述气体量已占国内总消费量的80%以上。
居民用气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价格改革稳步推进,取得积极进展。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福建等通风较晚的省(区)居民用气价格已基本理顺。
总体而言,近年来天然气价格改革稳步推进,效果逐步显现,促进了天然气资源配置的优化,调动了企业生产和进口的积极性,增强了市场主体的竞争意识,增强了市场活力,更好地保障了天然气供应。
问:为什么我们要使住宅阀门站的价格合理化?
答:天然气价格改革逐步推进。近年来,以非住宅燃气为主,住宅燃气价格改革滞后。自2010年以来,中石油和中石化供应的25个通风省份(西藏尚未开通管道燃气)的住宅阀门站价格没有调整,价格也没有理顺,价格水平低于非住宅燃气。
随着国内外市场形势的变化和非住宅燃气价格改革的深入,住宅燃气价格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首先,价格是颠倒的,不能反映成本。目前,居民用气的平均站价约为每立方米1.4元,这不仅低于进口供气成本,也低于国内供气成本。自2006年中国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以来,中国对外依存度迅速上升,2017年达到40%,居民用气价格倒挂,不利于保障居民用气供应,也不利于天然气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价格缺乏弹性,不能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目前,住宅阀门站价格受制于价格上限管理,价格机制缺乏弹性,不能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尤其是冬夏季节差异,价格信号失真,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经济利用。
第三,执行中的纠纷,增加了监督的难度。住宅阀门站的价格低于非住宅阀门站的价格,这很容易导致供需双方“钻空 sub”。在实践中,居民用气量已成为上游供气企业和下游供气企业争论的焦点,影响了市场运行效率,不利于政府监管。
去年采暖期国内天然气供应紧张,凸显了居民用气价格低的矛盾,普遍认为理顺居民用气价格势在必行。因此,国家决定抓住当前国内物价水平相对稳定的有利时机,理顺住宅阀门站的价格,完善价格机制。
问:这个住宅阀门站价格合理化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理顺住宅燃气价格,完善价格机制,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政策协调,对低收入群体给予适当补贴,同时建立灵敏反映市场供求变化的灵活价格机制。该方案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理顺住宅阀门站价格,建立反映供求变化的弹性价格机制。居民燃气价格管理将从最高门站价格管理转变为基准门站价格管理,价格水平将根据非居民燃气基准门站价格水平进行安排。供需双方可以在基准门站价格的基础上,协商确定上下20%范围内的具体门站价格,实现与非住宅燃气价格机制的对接。该方案实施后,关口站价格不会暂时上涨,但将从2019年6月10日起允许上涨。目前,如果居民与非居民阀门站之间的差价较大,原则上最高调整不应超过每立方米0.35元,剩余差价应在一年后及时清理。门站价格理顺后,居民和非居民用气价格不再区分。同时,鉴于天然气增值税税率从11%下调至10%,天然气基准门站价格统一安排为10%。
第二,实施季节性差价政策,鼓励市场化交易。供需双方充分利用灵活的价格机制,形成灵敏反映供求变化的季节性差价体系。高峰用气季节可根据基准关口价格适当提高,淡季用气可适当降低,引导用户高峰用气少,淡季用气多,促进削峰填谷。同时,鼓励企业通过上海、重庆油气交易中心等平台进行公开透明的交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发现真实的市场价格。
第三,各地要合理降低终端销售价格。住宅燃气阀门站价格理顺后,各地要综合考虑居民承受能力、燃气企业经营状况和当地财务状况等因素,合理安排住宅燃气终端销售价格。
第四,对低收入群体给予适当补贴。住宅燃气价格调整后,将对中国北方城乡低收入群体和农村“煤改气”家庭给予适当补贴。补贴工作的主要责任在于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利用现有的资金渠道,如空气污染防治增加支持。
问:住宅阀门站价格理顺后,如何安排终端销售价格?
答:中国的天然气价格实行分级管理,门阀站的价格由国家管理,门阀站以下的销售价格由地方政府管理。住宅阀门站价格理顺后,终端销售价格由各地综合考虑居民的承受能力、燃气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当地的财力状况,具体调整范围和调整时间另行确定。价格调整前,应按规定履行价格听证会等相关程序。如果2018年销售价格需要调整,原则上调整应在8月底前完成。
同时,国家要求各地采取各种措施,缩小销售价格的调整幅度。一是按照《关于加强地方天然气输配价格监管,降低企业用气成本的通知》(发改价格[2016]1859号)下发:《通知》(发改价格[2017]1171号)等文件要求尽快出台监管规定,加强对全省管道运输和燃气输配价格的监管,降低过高的输配价格;完善体制机制,减少中间环节,取消不合理涨价,降低供气成本。第二,结合住宅阶梯燃气价格体系的完善,实施阶梯价格体系后,城市燃气企业将增加收入空以上,从而缩小价格调整范围,更好地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也就是说,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当地销售价格的调整幅度将小于门市价格的调整幅度,部分城市的销售价格基本不会上涨。
问:住宅燃气价格调整后,国家将采取什么措施来保障基本民生?
答:国家一贯高度重视民生保障。这一次,在制定理顺住宅燃气价格的计划时,将对低收入群体给予适当补贴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并对中国北方低收入群体和农村“煤改气”家庭给予精确补贴。居民燃气价格理顺后,各地要切实负起主体责任,做好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保障工作。可以采取发放补贴和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措施,以确保北方地区低收入群体和“煤改气”农户的生活水平不会因住宅燃气价格的拉直而降低。中央政府还将利用现有的资金渠道,如空气污染防治,以增加支持。
问:住宅阀门站价格合理化将如何影响居民生活?
合理调整住宅燃气阀门站的价格。如果地方政府相应调整住宅燃气终端销售价格,将对居民生活产生一定影响,但同时实施了精确补贴等措施,影响较小。
首先,它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很小。住宅阀门站价格合理化所涉及的天然气量仅占国内总消费量的15%左右。根据终端销售价格和2018年8月全部清淤中每立方米0.35元的最高提价计算,2018年消费价格指数将提高约0.02个百分点。考虑到当地销售价格的价格调整不到0.35元,对CPI的影响将会更小。
其次,它对居民的现实生活影响很小。由于门站的价格调整范围因省而异,相应的终端销售价格调整范围因地而异。对于城镇居民家庭,每户月基本生活用气量约为20立方米,按每立方米0.35元的最高调价幅度计算,每月增加7元左右;对于城市低收入群体来说,他们的基本生活不会受到补贴和提高最低生活水平等措施的影响。补贴发放后,中国北方农村“煤改气”家庭的负担基本没有增加。
问:中国将采取哪些措施保持市场稳定?
答:计划出台后,国家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采取各种措施稳定天然气供应,维护市场秩序。首先,尽一切可能确保市场供应。有关部门和天然气生产经营企业将加强生产组织和供需联系,确保天然气市场平稳运行。第二,要求企业严格执行价格政策。门站价格允许浮动后,供气企业应与用气企业充分沟通,协商具体价格水平;住宅燃气销售价格调整前,燃气供应企业不得停止供气或者临时增加限购措施。第三,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各地要加大价格检查力度,依法查处各种价格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天然气市场正常秩序。
提示:注意保定新闻网的公开号码,回复“天然气”获取相关信息。
标题:2018年住宅加油站价格合理化常见问题总结
地址:http://www.baf7.com/bdfc/2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