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44字,读完约1分钟

中国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

天津新闻作为天津最大的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天津市宝坻区正式宣布“宝坻米”为中国第四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宝坻位于中国北方的海河流域,通常被称为“九条河流的下端”。根据宝坻县的记载,宝坻的稻作历史可以追溯到万历十六年(1588年)。袁了凡是天津历史上第一个“自南向北种植水稻”的人。他首先在宝坻引进并推广水稻种植。为了纪念范先生,宝坻人把米叫做米,而这种米是为米生产的。

天津宝坻水稻申报

目前,宝坻全年种植水稻30万亩,其中农业部认证的有机水稻5000亩,无公害水稻15万亩,成为天津最大的优质水稻产区。宝坻区根据大洼独特的自然条件,采取综合治理和集约开发,依托较好的水质和丰富的自备水源,选择优质高产品种和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发展优质水稻生产,已成为天津最大的优质水稻生产基地。

标题:天津宝坻水稻申报

地址:http://www.baf7.com/bdxw/11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