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62字,读完约7分钟

望江石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市场需求低迷,我国造船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2015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八部委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船舶工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要求银行业加大对优质船舶企业的金融支持,拓宽船舶企业融资渠道和社会资本对船舶工业的投资。为了保证政策的有效实施,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国造船业的金融支持模式。

造船业金融支持模式亟待完善

现状和问题

(一)融资缺口大。世界造船业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中国具有竞争优势的散货船和油轮的需求和价格较低。船舶市场属于买方市场,船东的财务状况普遍较差。大连造船企业表示,造船预付款的比例已从繁荣时期的70%至80%降至2%至20%,余额只能在船舶交付时支付。造船企业需要投资造船业,造船业资金缺口大,对融资的依赖越来越大。

造船业金融支持模式亟待完善

(二)银行严重不愿放贷。金融危机爆发后,商业银行出于自身风险,将造船业列为“限制进入”或“限制进入”行业,对造船企业的贷款要求持审慎态度,提高了风险补偿的完整性。目前,航运公司可以质押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保单获得贷款,但母公司的担保已不能满足银行的风险防范要求,这增加了微利造船企业的经营成本。

造船业金融支持模式亟待完善

(三)单一融资模式。商业银行贷款仍是中国造船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发达国家广泛使用的融资租赁、船舶投资基金和债券融资在我国还不成熟,难以形成有效的支持。多元化的船舶融资机制尚未建立。此外,与外资银行相比,国内银行的船舶融资业务缺乏专业性、风险控制能力和服务网络,难以满足航运业产业调整、兼并重组背景下航运企业的融资需求。

造船业金融支持模式亟待完善

(四)防范汇率风险的手段不足。外汇资金的频繁使用和高比重以及造船周期长决定了航运企业的汇率风险敞口。在2014年人民币汇率升值过程中,航运公司微薄的利润被汇率波动吞噬,甚至亏损。目前,航运公司规避汇率风险的手段有限,通常只进行远期结售汇。此外,出于风险原因,总部不允许下属航运公司使用掉期、期权和期货进行对冲。此外,现行外汇管理政策还限制企业在没有真实交易背景的情况下进行套期保值交易。

造船业金融支持模式亟待完善

政策建议

为支持中国造船业转型升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然而,在现有的融资模式下,金融支持政策的顶层设计难以实施。当务之急是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构建与市场环境和中国经济形势相适应的金融支持模式。要支持造船企业“走出去”,加强政策金融支持,完善融资租赁机制,建立市场化的船舶投资基金,加快金融创新,建立多元化融资模式。

造船业金融支持模式亟待完善

(1)支持造船业“走出去”。船舶工业应符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现产品向产业的出口。产业转移到印度、泰国等具有一定造船实力的国家,一方面消化了中国低端造船的过剩产能;另一方面,它为国内集中力量建造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船舶和近海项目提供了资源和空空间。要充分发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投资中的主导作用,吸引更多国内外商业银行参与,以银团贷款形式为航运企业海外投资、并购重组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鉴于船舶行业跨境投融资的长期性和高风险性,丝路基金债权贷款股权融资新融资模式更加灵活便捷,不仅可以为航运企业海外投资提供金融支持,吸引更多国际金融机构参与,还可以为航运企业海外投资提供专业技术支持,降低航运企业海外投资风险。

造船业金融支持模式亟待完善

(二)完善船舶工业金融支持模式。1 .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主力军作用。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政策性金融是支持船舶工业发展、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的主要力量。在融资策略上,中国进出口银行承担了大部分船舶融资,风险日益集中。要加强与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合作,探索银行间渠道,结合自身的政策优势和国内商业银行的渠道网络运营优势,解决重点船舶企业的融资问题,增加船舶出口买方信贷供应。在金融产品方面,积极引导航运企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支持航运企业并购、海外并购和创新研发。在服务模式上,创造条件为船舶出口提供船舶生产全过程的“一站式”融资服务。监管部门可以适当给予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其优势。

造船业金融支持模式亟待完善

2.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能力。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已基本建立,航运公司可根据自身实力选择主板、创业板或创业板上市。对于综合实力强、发展潜力大的航运公司,在申请上市时会给予更便利的条件。鼓励造船企业海外上市,吸引外资,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竞争力水平。此外,应及时开展资产证券化,大型航运公司应设立spv作为发起人,将资产和期货订单打包上市,利用市场手段进行信用增级,并以销售现金流量作为还款基础,从而在解决融资困难的同时有效化解债务风险。

造船业金融支持模式亟待完善

3.深化多元化船舶融资市场发展。首先,要加快发展船舶融资租赁业。全球成熟融资租赁市场的平均渗透率在15%至30%之间,而中国的平均渗透率约为1.6%,有0。政府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加强税收政策支持,加大对船舶融资租赁企业出口退税的支持力度,将进口环节增值税的优惠范围扩大到船舶和船舶设备。出台激励政策,支持船舶融资租赁公司拓宽融资渠道,包括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租赁债权证券化;第二,利用船舶投资基金广泛吸引社会资本。由于政府的高度参与和单一的资本结构,我国的造船业投资基金无法发挥民间融资的功能。此外,中国的民间融资机制尚未真正纳入法律框架。建立船舶投资基金的配套法律制度,将《合伙企业法》、《公司法》和税收法律法规中有关船舶投资基金的规定系统化势在必行。通过税收优惠吸引私人投资,建立有限合伙船舶投资基金。在准入方面,给予船舶投资基金优惠政策比一般私募基金更容易,也更低。拓宽船舶投资基金的资金来源,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逐步放宽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投资船舶基金的限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积极鼓励金融机构推出以船舶投资基金为目标的各种理财产品。

造船业金融支持模式亟待完善

(3)为造船业提供相关政策支持。1.丰富规避汇率风险的手段。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外汇衍生品交易中的保值需求应纳入真实需求原则的范围。同时,不再局限于对单笔交易进行套期保值,允许银行根据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对其总风险头寸进行套期保值,以方便造船企业实施统一风险管理,降低风险管理成本。鼓励银行在政策法规范围内整合创新现有外汇衍生品,增加有效供给,满足造船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个性化需求。

造船业金融支持模式亟待完善

2.深化外汇管理改革,创造更加便利的投融资环境。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增强外汇管理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一是要进一步简化管理,下放权力,增强服务意识,善于换位思考,确保造船产业政策调整与商业运作模式的协调,为造船市场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不断提高资本账户可兑换水平,赋予造船企业更大的经营自主权,减少跨境资金使用限制,为造船企业正常的海外投资、上市和债券发行提供政策支持。第三,鼓励海外银行、金融租赁公司、担保公司、投资公司和保险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寻求投资机会,优化造船业金融服务市场主体结构。

标题:造船业金融支持模式亟待完善

地址:http://www.baf7.com/bdxw/7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