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54字,读完约4分钟
预计博鳌亚洲论坛将继续汇聚新理念、新项目、新路径,不断激发亚洲和世界发展变化的新活力
3月22日,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在海南召开,主题是“亚洲新未来:新活力、新愿景”。2016年恰逢博鳌亚洲论坛成立15周年。亚洲国家将如何创新其发展理念和治理模式?如何给世界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亚洲未来的发展方向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15年来,中国在博鳌亚洲论坛的平台上,负责任地提出了合作共赢的理念和计划,为亚洲描绘了更加美好的明天。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时提出,要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亚洲和世界发展再上新台阶。两年后,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首次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年会期间,“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的愿景与行动”正式发布,“一带一路”与AIIB成为各方热议的话题...中国倡导的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逐渐转化为切实可行的主张和行动,引领亚洲和世界向前发展。

作为一个非政府和非营利的国际组织,博鳌亚洲论坛自2001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促进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为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15年来,博鳌亚洲论坛稳步发展,影响力不断增强。它在凝聚亚洲共识、促进亚洲发展和增强亚洲影响力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现在,它已经发展成为促进亚洲合作共识的扩音器和探索亚洲未来发展道路的望远镜。“博鳌亚洲论坛已成为中国阐述立场、促进中国与亚洲和世界交流的重要平台。”英国《金融时报》网站评论道。

“博鳌亚洲论坛汇聚了来自中国、亚洲和其他地区不同专业背景的商界人士、政界人士和有影响力的人士。我们需要这样一个交流思想的论坛来面对挑战和研究创造性的解决办法。作为欧洲领导人,我非常期待与亚洲伙伴进行讨论,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观点。”正如将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的比利时首相米歇尔所说,博鳌亚洲论坛正变得越来越国际化,着眼于亚洲和世界。从定位来看,论坛逐渐从关注亚洲经济话题扩展到世界和亚洲经济形势,以及亚洲与其他经济部门的关系;从董事的构成来看,从成立之初,所有董事都来自亚洲,近年来,论坛董事的构成覆盖了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域外地区;从参与企业的角度来看,从初始阶段开始,大部分参与者来自亚洲,近年来,来自西方国家的参与者数量不断增加。2015年,来自西方国家的代表占参与者总数的50%,在《财富》500强的197家公司中,欧洲和美国约占70%。

对博鳌亚洲论坛历年年会的主题进行了梳理。从2002年的“新世纪、新挑战、新亚洲:亚洲经济合作与发展”开始,年会连续五年以在亚洲寻求共赢为主题,讨论合作促进发展、对外开放、在亚洲扮演新角色、在亚洲寻求新机遇、通过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赢得世界等议题。为了帮助亚洲经济体携手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年会重点关注变革,关注绿色发展和包容性发展等问题,并为亚洲经济体寻找新的增长点。自2014年以来,在世界经济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论坛年会连续三年以“亚洲新未来”为关键词,为亚洲未来发展凝聚共识,探索方向,寻求解决方案。

尽管亚洲经济体目前面临不同的发展挑战,但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仍在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最近指出,亚洲已占世界经济的40%,并将在未来四年贡献世界经济增长的近三分之二。面对结构改革、区域合作、创新驱动等全球性问题,各界期待博鳌亚洲论坛不断汇聚新思想、新项目、新路径,不断激发亚洲和世界发展改革的新活力。

人民日报(2016年3月22日03版)
标题:激发发展变革新活力(钟声)
地址:http://www.baf7.com/bdxw/877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