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53字,读完约4分钟

◎每个记者王馨漪

俗话说:“三个和尚没水喝。”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时,有人担心这个古老的故事会在三地上演。

现在,两年来,北京、天津、河北的三位副市长、副省长在海南博鳌会面,大家都还在关注这个问题。

京津冀协调发展能理解北京的困难吗?北京和天津的产业已经转移,河北已经成为这两个高产业的后花园了吗?天津从协调发展中能得到什么好处?3月22日,博鳌亚洲论坛举办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分论坛。三省市的省长一坐稳,大家就接二连三地抛出各种尖锐的问题。

京津冀三地博鳌谈治霾:北京盼北风天津盼东风

不过,论坛的主题是“各行其是”,三位地方领导人也说过“协调发展是双赢”,三地都可以受益。

问题很尖锐,这三个地方都被称为“利益”

论坛开始时,主持人问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诗祥,“谁将是京津冀一体化的最终胜利?”他们都是北京人吗?"

从李诗祥的表情来看,他可能不是第一次遇到这个问题:“京津冀一体化的第一个前提是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但各自的分工是不同的。”

京津冀三地博鳌谈治霾:北京盼北风天津盼东风

他介绍说,自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提出以来,北京先后向河北省出口6300个项目,向天津市出口836个项目,出口技术合同3600个,相当于1200亿元人民币。

“的确,北京向河北出口了具有非资本功能的产业,我们河北人真的受益匪浅。”河北省副省长张杰辉立即表示。

有人会问,什么样的产业会离开北京去河北?难道这不是北京不想要的污染行业吗?

张杰辉赶紧说:“其实不是。”以北京和张家口为例,他说:“不仅首都的非资本职能被转移和解散,而且冰雪运动也延伸到了华北。因此,我说,京津冀协调发展,我们是第一受益者。”

京津冀三地博鳌谈治霾:北京盼北风天津盼东风

河北承接了北京的6300个项目,天津只承接了836个项目。这个数字在这里,所以天津显然是输了。“对于京津冀的整体发展,我认为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天津市副市长赵海山也这么说。他介绍说,北京和河北已经向天津转移了1400多个项目,这种资源配置是基于市场化和产业价值链的。"天津受益匪浅,也面向世界."。

京津冀三地博鳌谈治霾:北京盼北风天津盼东风

河北全力清除“两钢”

在京津冀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无论产业布局如何,空气污染都可能是三地无法单独面对的问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刚刚结束,李诗祥在谈到那段时间时特别紧张:“北京最担心的是供暖期的开始和结束。因此,前一段时间我们开了全国人大,我们是最担心的。如果我们继续这样干几天,我们在北京就没有面子了。”

京津冀三地博鳌谈治霾:北京盼北风天津盼东风

为了控制雾霾,北京制定了一个包含84项任务的五年管理计划。以煤炭压榨为例,2014年北京的煤炭消耗量为2300万吨,去年减少到1300万吨。

这个力度不小,但如果真的奏效,恐怕仅靠北京方面的努力是行不通的。截至去年年中,北京和天津共向河北省四个城市投入了8.6亿元人民币的对口支援资金,以支持其环境治理。

京津冀三地博鳌谈治霾:北京盼北风天津盼东风

“水往下流,被污染的空气体喜欢去干净的地方。”张杰辉说道。从河北的角度来看,产能过剩的问题,特别是钢铁产能过剩,必须首先解决,以控制空的气体污染。

京津冀三地博鳌谈治霾:北京盼北风天津盼东风

对于这一点,张杰辉并没有隐瞒:“河北的钢铁产能现在是全国最大的,可以说也是世界领先的。”听到张杰慧“晦涩”的表情,所有的观众都笑了。

在过去的两年里,河北省的生产能力的节省可以被认为是巨大的。用张杰辉的话说,“鞍钢两钢”已经被淘汰。

由于三地的共同努力,蓝天白云的天数实际上增加了。特别是河北,张杰辉强调,虽然河北比不上天津,但比北京好。

然而,京津冀地区冬天烟雾弥漫,普通人(报价603883,购买)仍然不满意。对于这一点,李诗祥的总结相当到位:“它确实发生了变化,因为它背后有大量的投资和辛勤工作,但它还没有达到普通人的期望。”

京津冀三地博鳌谈治霾:北京盼北风天津盼东风

这是一个大胆的举动,一个强壮的男人摔断了他的手腕,但我必须承认风真的很大。在北京,“刮北风绝对是好天气,当然最好是三四年级”,但北风对天津就不那么有效了,或者说“东风吹海,天气就好。”

标题:京津冀三地博鳌谈治霾:北京盼北风天津盼东风

地址:http://www.baf7.com/bdxw/8931.html